2024-12-19
2024-08-27
2024-07-19
2024-05-12
2024-05-11
2024-04-26
2024-04-09
2024-04-07
2024-03-29
2024-03-27
2023-12-20
2023-03-21
2023-03-10
2021-11-08
2021-11-08
|
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知识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宣传手册 一: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?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,以发热、乏力、干咳为主要表现,少数患者伴有鼻塞、流涕、腹泻等症状。重型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,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脓毒症休克、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。值得注意的是重型、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,甚至无明显发热。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、轻微乏力等,无肺炎表现。多数患者预后良好,少数患者病情危重。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。 二: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?
三:口罩如何正确选择? 建议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,不过度防护。高风险暴露人员建议佩戴符合N95/KN95及以上标准的颗粒物防护口罩,中等风险暴露人员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,低风险暴露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(儿童选用性能相当产品),居家、通风良好和人员密度低的场所也可不佩戴口罩。 四:口罩如何正确佩戴? 医用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:口罩颜色深的一面向外,有鼻夹的一边向上;上下拉开褶皱,包覆住口鼻及下颌;按捏鼻夹,使之紧贴鼻梁,防止侧漏。 五:口罩如何保存和清洁?
六:口罩什么情况下需要更换?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,在保障公众健康的前提下,可适当延长口罩使用(使用时间、使用次数)。 医用标准的防护口罩均有使用期限,口罩专人专用,人员间不能交叉使用。高风险人员在结束工作、中途进餐(饮水)、入厕等脱下防护装置后,重新进入需更换。较高风险人员在接诊高度疑似患者后需更换。其他风险类别暴露人员佩戴的口罩可反复多次使用。口罩佩戴前按规程洗手,佩戴时避免接触口罩内侧。口罩脏污、变形、损坏、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。 七:使用过的口罩如何处理? (1)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,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。 (2)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佩戴的口罩,不可随意丢弃,应视作医疗废弃物,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。 八:怎样保证洗手效果? 洗手是减少手部细菌、病毒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之一,正确洗手是关键。正确洗手是指使用流动水和肥皂(或洗手液)洗手,每次洗手应揉搓20秒以上,应确保手心、手指、手背、指缝、指甲缝、手腕等处均被清洗干净。不方便洗手时,可以使用含乙醇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。 九:什么时候需要洗手?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,为了避免经手传播,应注意洗手,洗手频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。以下情况应及时洗手:外出归来;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唾液、鼻涕、痰液和唾液后,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;护理患者后;准备食物前;用餐前;上厕所后;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(如扶手、门柄、电梯按钮、钱币、快递等物品);抱孩子、喂孩子食物前,处理婴儿粪便后;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。 十:外出不方便洗手时,该怎么办? 可选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特殊条件下,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使用时用量要足够,要让手心、手背、指缝、手腕等处充分湿润,两手相互摩擦足够长的时间,要等消毒液差不多蒸发之后再停止。但是,对公众而言,不建议以免洗的手部消毒液作为常规的手部清洁手段,只是在户外等没有条件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时候使用。 十一:常用的家庭消毒方式有哪些? 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,56度 30分钟、乙醚、75%酒精、含氯消毒剂、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。 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重要措施之一。家庭用可选择含氯消毒剂(如“84”消毒液)、含醇的消毒剂(如75%的酒精)。含氯消毒剂有一定腐蚀性,达到消毒时间后,需要用清水擦拭。 十二:如何进行家庭消毒
十三:居家使用化学消毒产品,应注意哪些事项?
十四:上下班途中有哪些注意事项? 尽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建议步行、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下班。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,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,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口、眼、鼻,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(有条件时至少1米),有条件时路上可打开车窗。打喷嚏或咳嗽时,用纸巾遮住口鼻。上班途中建议佩戴手套,一次性使用手套不可重复使用,其他重复使用手套需每天清洗消毒。 十五:乘坐电梯有哪些注意事项? 疫情流行期间,尽量避免乘坐电梯。如确需乘坐,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,尽量选择人少的时候乘坐,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,尽量避免用手指直接接触按钮。如手指直接接触电梯按钮,不要直接触碰口、眼、鼻,并及时洗手。每日及时对电梯间进行消毒。 十六:在办公区域有哪些注意事项? 建议办公区域每日通风3次,每次不低于15分钟,通风时注意保暖,在能够保证适宜室温的情况下,可持续通风换气。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,多人办公时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。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。打喷嚏或咳嗽时用过的纸巾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,若当时没有纸巾可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。保持勤洗手、多饮水,坚持在进食前、如厕后、打喷嚏咳嗽用手捂后、手脏时规范洗手。办公区环境保持清洁。 十七:召开会议应注意哪些事项? 疫情流行期间尽量不开会、少开会、开短会,可采用视频会议等形式开会。如必须开会,应保持会议室通风,参会人员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,进入会议室前洗手,开会人员间隔至少1米以上。尽量使用自己的水杯,外来人员使用瓶装水或一次性纸杯,共用水杯使用过后应及时消毒,可用消毒柜或沸水煮15分钟,消毒后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。会议结束后场地、家具采用含有效氯250-500mg/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,也可采用有效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。 十八:员工食堂有哪些注意事项? 采用分餐进食,避免人员密集就餐。餐厅每日消毒至少1次,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,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。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,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,肉蛋类煮熟煮透。建议营养配餐,清淡适口。 十九:工作期间身体锻炼有哪些注意事项? 不建议多人集中锻炼。建议个人可适当、适度活动,提高身体抵抗力。可做一些太极拳、八段锦等传统运动和健身操,也可以在座位区域做一些简便易行的运动。 二十:如何合理膳食? 合理膳食是指能提供全面、均衡营养的膳食。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,建议适当食用鱼、肉、蛋、奶、豆类和坚果等食物,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补充维生素与膳食纤维。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毫升,多喝白开水。食物种类多样,荤素搭配。不要听信偏方和食疗可以预防、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说法。 二十一:普通公众如何保持心理健康? 疫情可能导致公众焦虑、紧张等心理应激,为减轻疫情对大众心理的干扰和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,促进社会稳定,需注意心理健康防护。
END 供稿:来源网络 图片:来源网络 编辑:李毅 审核:周小研 |